当前位置:爱职场 > 工作总结 > 资料大全 > 客房领班一周工作总结

客房领班一周工作总结

2020-12-12 23:13:10

  时间定格到现在,亲历酒店客房工作从嗷嗷待哺的初级阶段过度到蹒跚学步慢慢步入正轨的全过程,我坚信部门的工作会随着酒店及集团的发展走向成熟,迈向腾飞。

  一个人工作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如逆水行舟不近则退,小进也是退。身为B座楼层领班,从房型相对较小、几乎没有VIP接待和客源除大型会议外均为散客三点来看,每天工作都应该是从容不迫、有条不紊的。然而过去一年的时间,除了年岁虚长给我的感触却是疲惫。疲惫之外应对这一反差有全方位深层次的思考,关于区域内人员管理总结如下:

  一、从业心态

  有没有将这份工作当作事业来做无可厚非,但可以确定我每天上班的心态都是积极的。我有一位在医院急诊科工作的朋友,在举国欢度春节的日子,人家面对的是身怀六甲喝混合农药的病人,而我面对的是心旷神怡喝可乐、雪碧的客人。相对于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我们负责的是客人的心情,提供干净整洁的房间,营造一种宾至如归、家外之家的感觉。

  每当疲惫之感袭来,我总会想起我的这位朋友,人家一位弱质女子尚可不辞辛苦早中夜三班倒,对各种纷繁复杂病例的安康尽自己的一份力,我天天上早班,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到极致,给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当然,我没有用这种心态同化每一位员工,让大家都有这么一种意识是我工作的不足,也是我以后应该注意的。

  二、心理角色定位

  作为一个基层管理者,对员工作出一定表率是必要的,对员工是否按既定标准和程序完成工作进行督导更有必要。可是大家大多看到的是我在及时调动布草、顺便帮着领一下酒水等,而鲜于从对讲机里听到我喊谁回来做返工。如果有一天由于身体不适某些事不能亲力亲为了,一些员工面容就会浮现一层淡淡的霜,连自己也觉得怎么是个这么一个蹩脚角色。所以人员管理过程中先有准确的角色定位了才能确保大家各行其事。意识到了这一点是不够的,必须渗透到具体的工作中去。我的这个渗透过程速度太慢,甚至有反弹。

  当让一些返工多且稍显离谱的员工严格按标准完成清扫任务后,我心里有时冷不防会冒出“这还是原来的我吗”的疑问。找准定位后的坚定和这种坚定附带的技巧是我所欠缺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也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动力,要做的是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我相信你,我喜欢你”并不完全体现在面对矛盾时回避、妥协和一味包容。

  三、管理模式

  如果说从业心态和角色定位是停留在独善其身层次的问题,那么管理模式就涉及到宏观体制了,当然这里是指我个人的模式。

  简单的说,管理模式由管理理念、系统结构和操作方法组成,其中系统结构是固定的,我们各领班由于管理理念不同,在操作方法上也就呈现出不同。我曾固执地认为需要摸清楚每个管理对象的行为模式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而这种行为模式要和员工通过大量的具体接触抽象得来。大家都知道人员流动性大从来都是客房工作的硬伤,人员不固定带来的是工作陷入车轮战的怪圈,一些持续性的工作交接稍不到位就会失去必要的衔接。比如五一期间那个雨天,室内外气温差异大,6F工作间由于开新风机引来雨水从管道逆流灌注;在几乎全是退房的工作日,不及时分脏布草就不能保障第二天有足量的净布草周转,不清楚A、B收脏布草差异的员工忙于清扫房间,一个人面对工作间堆积如山的布草我曾陷入极度的孤立,怎么会有如此累人的工作?宏观体制是没有问题的的,如果理念出了问题那么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迷失多远。需要摸清楚每个管理对象的行为模式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本身没有错,但单纯将管理对象理解为人是不全面的,是将人和事机械地分离了。

  标准和程序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能避免形形色色的人犯下种种疏漏。所以人员再流动也应将人和事的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样的事,不同的人来做也应保持相同的标准。

  仔细来看,以上提到三点都有同一核心——沟通。

  管理问题以前是沟通,现在是沟通,将来也是沟通。B座有间房门锁灯灭了还能扭动把手把门打开,前段时间楼上的员工觉得文员使用对讲机声音比平时小是对讲机送话孔让胶带粘住了,能及时发现问题这点我有信心,但沟通不畅不及时即使发现问题所在也得不到解决。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工作中有不解之处要和同事多对一沟通,在员工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集中起来培训一对多的沟通,领导交办事项或遇到棘手问题要和领导一对一面对面反复沟通。